推文:
新使者雜誌
上一頁
|
下一頁
128
原住民‧巴萊
原住民.巴萊
揭開台灣原住民的文化皺摺
從「賽德克.巴萊」談原住民的命運與使命
「賽德克.巴萊」現象的得與失
遇見它者
土地、原住民、永續
弱勢福利vs.原住權利:必須面對轉型正義的原住民族政策
遺忘.再現.西拉雅
追夢的得勝者魏德聖
聽~女人聲音——少妮瑤在唱歌
走上真實的夢想之路
一起來閱讀《那個加利利人的影子》
台灣教會的寓言故事
張七郎與詹金枝
經文筆扎——永恆的生命
當年,仍然理直氣壯
自己的力量自己吃!——建構屬於我們自己部落的書寫灶腳
重新交託——參加同工訓練營有感
女子監獄探訪心得
我看電影《真善美》
一年接一年
127
青年運動
「青年運動」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青年運動
那些年,我們曾經這樣想
向青年開放的教會
「新皮袋」青年復興運動
在Mega Church的陰影下——訪林方榮牧師談新加坡長老大會的青年事工
長青團契的氣味
若盡力,咱就能改變此世界!——我所知道的長青團契青年運動
信上帝、愛人、疼惜土地——關於基督精兵運動
長老教會的青年運動 ─從「台灣青年國是會議」談起
牽阮的手——浪漫同行獨立路
秩序又開始繽紛:2008年野草莓學運的回顧與展望
林學恭與梅監務
我的人生原舞曲——來自教育營的青年覺醒運動
如此容易 如此艱難——團契中的親密關係
花店口亭仔kha
讀經筆記7 是按怎譯作「靈語」?
台中大專教育營的紀錄片誕生記
腳踏車的戀愛
現代信徒給上帝的空間
工人!工人!你在哪裡?
126
主日學過後
主日學過後——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
少年事工需要新眼光——一位團契輔導的建言
用心陪伴——青少年聚會安排與教材選擇
12歲以後的耶穌可以去哪裡?從長老教會的組織體系探討青少年事工的定位
體驗生命、認識信仰的日光少年營
愛的路上,你、我、祂!——路上教會的青少年牧養
給青少年的信:願你們時時親近聖經
颱風、地震毀不掉的信仰——黃俟命牧師
你吃「塑」了沒?——塑化劑風暴所帶來的信仰省思
一條領我回家的路
他的罪、他的罰、他的痛、他的傷: 死刑制度裡的人
台灣憲政的困境與可能的出路
做個彰顯上帝恩典的瓦器
猶佇tsia,猶佇東京
讀經筆記6 是poan-sin-put-s?i抑是pian-s?i--e?
從九把刀與Nu Skin事件看教會現象
夢想需要行動
心的改變
勇於不學的智者
125
母語的將來
母語的將來
母語與文化、認同及信仰
母語要往何處去?
為台灣的語言人權爭戰——簡介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
如何在教會中保存客語
原住民的母語的傳承與斷層
白話字滄桑
一個台語文老兵的心聲
台語運動的他山之石:專訪韓麗絲談威爾斯語復興經驗
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——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
我們再一次出發
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
尊母語反帝國的神:後殖民神學眼中的巴別塔事件
母語在我生命中的哀愁與美麗
一本破舊的白話字聖經
教會內vs.教會外e白話字運動
寫在2011年父親節(之一)星期日的早晨
寫在2011年父親節(之二)Since U be gone
大一新鮮人日記
記.淡江長青團南巡15週年:I am not at home,but I am not alone.
公義和平之旅——東海長青團契的暑期巡迴
124
不僅是坐禮拜
不僅是「坐」禮拜
禮拜中的真、善、美
我對禮拜的經驗與期待
懷念聖日的敬虔
禮拜、禮拜天、主日--不在禮拜天禮拜的教會
淺談禮拜中多媒體的使用
原汁原味的禮拜
詩篇23篇之美
災難之後, 重新生活
這是靈性的旅程
影響我一生的文化長青團契
基督宗教看死亡
郭頂順,寫小說的企業家
國光幫「倒」忙——我看國光石化工業園區開發案
古典聖樂欣賞(一): 禮拜中會眾與聖歌隊的詩歌
電一下思想起
讀經筆記5 --到底是雅各e家抑是上帝e家?
照上帝的吩咐去
記神研班二三事--在神研班領受神恩
這趟神研班的旅程
我參加了神研班
123
吟聖詩 最有fu
吟聖詩 最有fu
唱我所信
唱出時代之聲
新版《聖詩》推出之後
神學生看新版聖詩
經驗談:從舊聖詩到新聖詩
以聖詩來靈修
聖詩將平安穿透我心靈
夏日音符
唱聖詩最有fu的時候
玉神之美
熔歷史、人文、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
南神校園之美
離開長青團契之後
許多「第一」的周再賜
司提反為何被處死?初代教會一樁死刑事件分析
完全走調的校園霸凌
開始反霸凌?那麼我們還得要反思哪些事?
Kap 盲朋友唱聖詩
讀經筆記4 「按手」是讀作“ho??-chhiu” a 是“an-chhiu”?
「拼」神研
給四十歲神研班的一封信
第48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的收穫
神研班的潛在危機
122
讀聖經 心眼光
讀聖經 心眼光
新使者122期 目錄
「唯獨聖經」的信仰傳統,落實了嗎?
從神研班到新眼光讀經
淺介《新眼光讀經手冊》
寫出「新」眼光
新眼光讀經運動的回顧與前瞻
請跟我一起讀聖經——盧俊義牧師的牧會異象
軍事獨裁下的農民讀經運動
基督徒為何要研讀聖經?
從教導到牧養 ─ 記查經班十年
「我用什麼回應?」─查經班的恩典
因為「愛」——戴仁壽醫師與台灣癩病救濟協會
記者這一行——我的記者生活筆記
回首來時路:轉型正義是威權遺產或民主資產?
轉型正義工程的一塊磚
靈魂的交會
228大屠殺現場e 六歲囝仔
讀經筆記3 “n?-s?” 漢字有兩種寫法
實行「愛的真諦」
除了可憐之外
每個人 ‧ 價值觀
我和「大學體驗體營」有約
121
公民記者力量大
作為公民媒體的《新使者》
目錄s/
漫談新聞自由與自律
政媒聯手下的公共事務無能症
誰在寫歷史的初稿?──新聞業危機聲中的全球公民媒體
公民記者力量大
網路獨立媒體游擊青春記
在曠野發聲──以基督教小眾媒體介入公民運動
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
「擁有寶貝的瓦器」——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
風雨中的一顆星--阿瘦皮鞋羅水木的受洗之路
「黃金傳說」之沒有超市的一星期
希望的遊行——在該撒威旗下跟隨耶穌
遇見青少年──一群正在學習如何駕馭能量的新手
公民記者kap網路福音
累、淚、捩——我看電影《父後七日》
2010TSCM營會感想
《新使者》二十年雜感
120
牛糞與咖啡----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
牛糞與咖啡──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
一場信念與財富的寧靜革命
從一杯咖啡實現經濟正義
范達娜 .席娃博士的牛糞傳奇
油菜花田背後——農業結構與糧食安全
菲律賓農民哀歌
土地「利益」傷害自然之母 ——小農在新自由主義下的掙扎
不用問漁人——曠野裡的林宗義
延續平埔巴宰文化的鯉魚潭教會
幻視的隱喻──鄭建昌的大塊筆意
在正義與生存間找立足點——淺談「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」(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, WCRC)
ECFA與經貿自由化問題
看!十字架上的凶犯
破碎
“chhi-chha?k” kap阮理解e意思無仝
記得我們的飢餓與掙扎 —— 2010年TSCM參加感想
遇見祢--教育生活體驗營心得
你知道你很特別嗎?
信仰與友情
教會對同性戀者應有的態度
119
廢死不可 ?
面對死刑,絕不簡單
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
復仇、正義與生命的刻度
死刑宜慎不宜廢
德國為何廢除死刑?—— 從歷史的角度觀察
我為何主張廢除死刑—— 一個廢死論者的心路歷程
超越死刑存廢爭議 ——專訪前行政院長張俊雄
被輕忽的生命尊嚴 --從台灣社會反廢死刑談起
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——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
愛與死刑的對話錄
死刑,行不行?
「逃城」反死刑!?
再見,蘭醫生
謝謝您們來過,用生命影響了生命——紀念蘭大弼醫師
平地不是我的森林-原住民災後原鄉重建之路
負債一億四千萬,還要繼續嗎?——新眼光電視台向前行
別再沉默與迴避——日劇「莎拉公主」觀後感
撿郵票的神父
苦痛與團契
現代台灣基督徒tioh讀《現代台語聖經》——寫佇「讀經筆記」頭前
凍霜相公、慷慨狼狽
聖經沒有「同性戀」的問題!
118
地球憲章——回應與實踐
地球憲章──回應與實踐
地球憲章
超越哥本哈根:回應《地球憲章》
多元與差異:從結構性多元主義觀點看環保運動的困境
從地球憲章反省台灣的土地開發政策
深耕台灣 相遇原鄉──台灣生態關懷者協會與地球憲章十周年
環境運動的轉型與昇華:「守護白海豚」國民環境信託的緣起
用我們日常生活的消費來改變世界!
新女性與新大地──露瑟(Rosemary Radford Ruether)的神學追尋之路
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
加爾各答街頭孩子教我的事!--長老教會青年普世交流心得
和平環保 徒步環島
一堂日語學校的作文課:我的夢想?
從《阿凡達》看科技與自然對立的迷思
《為巴比祈禱》影評二則
神掌權s
從一則徵婚啟事說起
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
荷蘭人帶h3 咱e台灣話(1)
大學生的貧富現況與未來想像
沒有錢,就不能回應上帝的呼召?
與神相遇
117
正視貧富差距
正視貧富差距
今日教會如何面對貧富差距現象
富教會與窮教會---主內肢體的互助如何可能
物質或靈性的貧窮?
貧窮與疾病
共有資源互助管理:淺介歐斯瓊的經濟治理理論
上帝是窮人的保護者──淺談舊約中的貧富關係
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— 路加福音的拯救
社會公平何在?──從反高學費運動談起
人類永恆的粉墨登場
來行這條路
高天香─台灣婦女神學的開路者
女性封牧60週年 盡心服事 成全美夢
我夢想著一個世界——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
欠了債怎麼辦?
走過痛,那兒有生命!
十九歲的選擇
人生區間車
受鞭打kap毀滅
我還要再來神研班
學習走向各各他——47屆神研班參加後感
我從前風聞有?,現在親眼見到?
重新連線
116
人!權!
愛你的鄰舍
人權被蹂躪,主上帝必關懷
人權- 普世教會的基要議題
菲國農民抗爭「前進指揮所」的一夜
為良心犯燃起希望的燭光
寫信馬拉松Letter Writing Marathon
國際人權的在台實踐:台灣自由緬甸網絡(TFBN)
我的新朋友
可愛無比,暴力無敵
行在其間
記憶的烙印:側寫蘭大弼醫師
《Interpretation解經講道注釋叢書》簡介
孕育中的台灣建國神學
《沉默》,耶穌基督的變像
〈寫給在海外寂寞孤單的你〉轉身時的堅強
基督徒同志的教會處境—以四個案為例
有同性戀傾向,該怎麼辦?
疼厝邊(Thia Chhu-pi )
選介新聖詩e新歌三首
神研班、起頭。
為什麼耶穌要禱告?
當我拿到了便當...
EYEP 加拿大青年交流心得
115
災難與再生
災難與再生
莫拉克颱風的提醒
土地與族群的再生之路
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
在大姆姆山下繼續呼吸
災後重建的社區力量
青山雖已改、白雲依舊在── 嘉義中會莫拉克災後救助側記
淺談長老教會的急難救助事工
八八水災是上主的旨意?兼談生態神學
紙風車前進楠西
穹蒼之美.造物之妙──鄭文清的信仰體驗
小文的歌聲
蘋果香的聖誕節
我自己在一沉船中
【美麗島30週年特輯】美麗島‧教會公報‧分區聯禱會
【美麗島30週年特輯】五歲的美麗島
當女人發聲:除了政治‧「愛」的敘事
基督徒如何面對家暴問題
傳統白話字e新活力──《TJ台語白話小詞典》出版
為這塊土地 獻上感謝
Sio?k-phang 無 hiah 俗
當愛在路上走動時
做個修直祂道路的人──「花東神學講座」及團契交流」後有感
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
不只水災需要我們
114
憂鬱的光輝十月
憂鬱的光輝十月
在絕望中存留盼望的火光── 台灣面臨巨變時刻,基督徒的使命與呼召
自助神助
簡介-促成建造理想國家的社會轉型四套工具
誰來管教你的王?
台灣人可以過怎樣的十月?一 團結真有力的台灣文化日
光輝十月?
十月:困惑、回憶與希望
處境化神學的應用──重建台灣教會的歷史使命
鄉土認同和國家認同有何不同?
贏得有趣,活得堅強
水的悲哀,我也在其中--電影《不能沒有你》觀影筆記
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── 日光單車賑災手記
河道邊s
在新香蘭看見部落力量
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─林茂生
分擔苦難‧疼惜生命
手握一粒種子的盼望
台灣女子拔河隊的成長與榮耀
分開混沌e創造主
佇天--裡
尊重了解‧平等對待外配─2009TSCM 參加心得
離別的福音隊
被看見的危機,沒有被看見的性別──從金融危機中思考性別與勞動議題
113
聖神佇咱中間
聖神佇咱中間
聖靈運動發展史──從初代教會至今
從聖神運行看當今的靈恩運動
靈恩運動興起的社會因素
聖靈和台灣教會
請來!聖神——《新使者》歷年論及「聖靈」相關文獻
加爾文的聖靈論──無所不在的聖靈
「特」會「特」什麼「特」?
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(四)台灣改革宗教會重要文獻的保存者:倪但理牧師
素筆深情畫台灣──陳義仁牧師的《寶島素描簿》
哈!氣密窗的愛情啊!
上帝的恩典vs. 祈禱厝
韓國風!台灣瘋!──牧者看亞細亞聖徒訪韓聖會
訪韓聖會的經歷與心得
靜默中的相遇
聖靈在我生命中──青年的經歷
靈恩運動的里程碑
恩典e主
白狗偷食,黑狗受罪
愛與成長
幽谷中的曙光
天竺鼠教我的事
112
職場、道場、禾場
為何工作?為誰工作?
基督徒的職業觀
認真工作,成為別人的祝福
當工作要求與信仰原則的天平失衡
一個民意代表的工作倫理
不只是工作,是事奉──訪林永頌律師
我理想中的工作
基督徒的工作倫理:職場、道場、禾場
準備上路的時候
期許大家要做的三件事情
聖經的色彩
簡樸樂施‧忠心事主--翁居甲長老傳奇
愛你的鄰舍—五結教會社區事工介紹
走出教會進入社區 --屏東迦南教會
我是上帝的寶貝—漫談婚姻生活
加爾文的工作觀
「基督徒」─ 人性的CAS /GMP ?
金融風暴下的自由
窮得只剩下錢嗎?──王陽明牧師
我們都是基督的推薦信
態度轉斡(t?g-oat)真要緊
天頂
難忘埔里的微風
漫談聖經神學研究班
111
萬民皆祭司 ?
召喚神聖‧互為祭司
信徒老實說:從權力結構看「信徒皆祭司」
「萬民皆祭司」之我見
從加爾文神學看「萬民皆祭司」
信徒也可以成為牧師的祭司?
牧師也是「信徒」嗎?——兼論牧師在上帝國度中的角色
為何團契會長、小組長一定要受洗?
從培養「祭司」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
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
「加爾文與台灣」策展有感
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(三)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:尤羅伯牧師
生活中見信仰──呂秉衡的油畫創作
異夢中的土地——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
生命的12個記憶——〈貧民百萬富翁〉中不妥協的信念
「無私之愛」與人類救贖的可能性──從「切支丹作品」探討芥川龍之介與神的接觸
名命、讓羞人愧、譴責的性別政治——創世記一~四章
農民擺攤組市集‧蔬果親手賣你給
標準e 5 c.c.
德生松年大學 (七字仔)
〈愛在黎明破曉時〉的意象探討
第46屆神研班籌委有感
難忘的神研班
神研班體驗信仰
110
金錢夢碎!
我們的未來,共同的責任
讓你們中間沒有窮人—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
尋求公義的投資行為
生活不止是消費
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
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
消費乎?儲蓄乎?——專訪李文福
作金錢的好管家——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
關於賭博合法化的一些隨想
甘治士牧師的《台灣略記》——17世紀西拉雅族的人類學報告書
歷史建築隨想
平安‧以色列——陳惠婷鏡頭下的猶太人
難道,你不期待彩虹嗎?一一魏德聖與「海角七號」
關於「甘治士牧師是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」
最後的演講——最不可思議的恩典
用愛經營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——基督徒的理財觀
「我們」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
海濱的孩子
紅字-—胸前焚燒的烙印
扶助ê 人
誤會
歲末情詩(十四行)───HO牽手
談「戀愛」的迷思
金錢≠財富
透過「南巡」與上帝腦力激盪
環境氣氛的形塑——論直銷與成功神學的異同
手環上的信仰
109
生不生有關係!?
面對少子化:一種生命的態度
少子化問題面面觀
從家庭計畫到少子化----專訪孫得雄
為什麼有人不想生小孩?
以正面思考面對少子化一專訪徐佳青
從不想孕到不孕——專訪何師竹
從基督教信仰看現代人生育問題
【校園觀點】少子化與我有關?
生產是詛咒還是祝福?——從夏娃談起
基督徒夫妻的閨房事─避孕
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(二)台灣改革宗教會的奠基者─甘治士牧師
有畫要說
種子的信仰
從聖經看金融海嘯下的財務省思
撒馬利亞人在台灣
落在海角故鄉的浦公英─恆春基督教醫院新移民女性事工
保羅是憎惡女性者嗎?
看見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曙光
囡仔無夠額
少囝tioh嚴教
無法度隔斷e疼
這一天,是為了你
「人性化」的基督教?
巫譜
部落「愛」體驗
十八歲的邂逅
因緣際會下
上一頁
|
下一頁